朱修立
著名画家
  • 朱修立:艺术家要有家国情怀,更要有铮铮铁骨!

  • 2017-10-08  作者:赵丽丽  来自:朱修立 点击:14737 次
  •   核心提示:著名书画艺术交流公益平台一一《西庐雅集》是著名画家朱修立先生于2015年倡导并发起,并以雅集的方式开展艺术理论普及、书画品鉴和学术交流等公益活动,受到了众多文艺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和追随,吸引了来自安徽铜陵、宣城、马鞍山、蚌埠、黄山、池州、六安等地以及部分省外美术爱好者和文艺工作者集聚合肥学习交流。

      9月30日下午,雅集成员带着近期的画作陆续赶至稻香楼宾馆桂苑小聚,品茗论画。朱修立先生不辞劳苦,热心为大家分享了自己几十年来的创作和教育心得,并为大家梳理了中国画的发展脉络以及当前大家所面临的困惑、山水画“创作与写生”的对立关系以及中国哲学与中国画的辨证思维等等,整场活动欢乐风趣、氛围和谐融洽。

      以下是编辑整理的朱老师核心交流内容,现予以刊发,以飨广大画友:    

    关键词:文化自信

      朱修立老师首先强调:搞艺术要有家国情怀,要关心国家形势,要有历史发展观。过去由于国力不强,总以为西方文化先进,说明我们中间有些人缺乏文化自信。所以雅集的初衷就是文化自信。朱老师认为,当下国家正处在进一步深化改革,以十九大为标志,又迎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。在全民奋力实现国家复兴的过程中,一定会重振传统精英文化,倡导中国人的文化自觉与自信,重整社会道德观念,建立新时期的文化面貌。搞艺术的要认清形势,彻底摆脱庸俗的金钱艺术观和行贿艺术市场的影响,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。

      朱老师说,艺术家胸中要有大格局,眼光要放开,各国的艺术都是有特色的,要能在世界上站住脚就要有特点。他说,别人会的你也会,这不稀奇,因为大家都会,只有我会的别人都不会,这才是本事。前几天,国际双年展开幕,中国人的展品与外国人的区别不大,我们能画的,别人也能画,这不能令人长志气!要知道中国传统写意笔墨是非常有难度的,西方人没人能画,学不来。这是我们的特色。可现在鲜有人能画了。画也画不出水平来。现在流行画工笔,但也是在西方文艺创作体系下的工笔,中国味实在不足。去年十月,我特地赶到北京中国美术馆去看潘天寿老师的画展,已经最后一天了,馆里依然挤满了人。我仔细品味着他的作品和文字,一代铮铮铁骨的文人,挺立在我们面前。是中国文化精神在吸引广大观众。这是我们不约而同的内在文化精神,所以热烈、所以倾倒,也所以会在这特定的时间,展出这样一位代表性人物的作品。这与那些呼天呛地吆喝开画展,形成鲜明的对比。那些画展只是在开幕时用金钱和人情,请来领导与名人站台,开幕式完了,便“人去楼空”。真所谓“江山代有才人出,各领风骚一小时”,太无聊了!现在形势变了,自习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后,文艺界风气有了明显变化,贪官市场萎缩,正面作品增多,但中国画的状况仍需要继续回归到本色特点上来,发扬潘先生的中国文化精神,重拾中国画艺术形式中最具特色的写意笔墨。这是别国真正学不来的。       

    关键词:个人风格

      在谈到年青画家日前共同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快速成长,建立个人面貌时,朱老师就此谈了个人观点。艺术创作的进步,是一个渐进的过程,急不来的。知识的积累,就像渐修与顿悟的关系,渐修到一定阶段会形成“智障”,所谓智障,就是指已有的知识已经不再更新发展,形成了一种固定的习惯思维,知识已成了障碍。这时就需要受到新知识的冲击或偶一机会的启示,触动了新的思维,有了一种“茅塞顿开”的感觉,这便是一种“顿悟”的状态。但一段时间之后,新的认识又滞后了,又需要一个新的台阶。可见知识的积累,往往是台阶式的递进,这就必须不断地补充知识,克服“学如行舟,不进则退”的惯例。 

      至于青年画者如何克服一出手就像古人,如何建立自己面貌的问题,朱老师认为,形成个人风格是人格成熟的标志,有成熟的人生价值观和成熟的审美观,才可能有自己的面貌,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。需要长期努力,提高修为。老一辈常说,风格是自然形成的,装不出来。也就是说,风格是内在精神的外化,而不是一种固定的形式。就像一个人不论换什么外衣,他还是他。而装出来的风格,是不敢换外衣的,一换之后,别人就不认识了,因为只是表皮,不是内在气质。但这也并不是无所作为,要改变“泥古而难化”的现状,最好的办法是去写生。写生可以解决两个问题,一是用时代的场景来替代书本上的场景,学术一点说,用新意境去替代老意境;二是用个人的艺术符号替代书本上的符号。这样的写生目的,就要有相应的写生方法,而不是当下西画老师教的“对景写生”。   

    关键词:以物写我

      “物我相融”是中国画的哲学基础,朱老师说,中国绘画的创作理念叫写意,这里的写意,不是指技法上粗放的用笔,是观念。“写”,是指手法,是用书法性的点与线来表意。“意”,则是指“外师造化、中得心源”之后得到的意。所以中国画并不是仅仅重複自然,而是要借自然的形,来表心中的“意”。但是自然的景和形像,未必能符合心中的理想,这就需要加以改造变化,使之成为能代表自己情感与思想的形,这亇“形”既是自然形,又不完全是眼睛看到的形,是经过作者加以化妆过的形,叫“意像”。这样说,也许不易理解,可以做个比喻:如果把作画的人比作水浒传的导演,你会在大街上随便找一个人来当演员吗?肯定不会!一定去寻找一位与你心目中相近的形象,而且还要化妆,调教他如何举手投足以符合你心中的李逵形像。这位化妆后的李逵既是大街上那个人,也是你心中的理想。两者合一,成为“意象”。放大说,你还要去找一亇像水浒传中描绘的那个场景,这不可能回到宋代去找,只有改造现在能找到,并且接近理想的场景,再加以改造。有了这些才能演出一出戏。同样,我们去写生,也是为了创作,要寻找个体“形”和整体的“境”,使之成为个人的“意象”和“意境”。或者说是个人的符号。当然,这工作不是一次完成的,是不断地写生积累,逐步以自己的意象和意境去替代书上的形象与场景。一张画上,都是你的“符号”時,还怕没有个人风格吗?

      风格并不是最终的高度,风格所表现出的深度与广度,以及技术的难度,才是要追求的目标。所以,“以物写我”的我,在这过程中,是起主导作用的,我的水平的高低,决定了作品的水准。从这个角度说,在“内外功双修”上,内修才是主要的。没有“认知”的高度,再认真也枉然。

      现在看到许多人写生,要么只用眼,未用心。只画物,没有“我”。要么连物也看不到,面对自然背画册。起不到写生的作用。“物我相融”是双向的。物感动了我,我借助物。所以写生时一定要用心去感受,带着审美理想,去感受大自然的赐予,同时要剔除心中的成见与俗念,细细品味你眼前的形象,感悟出你的心得,这就是古人所说的“,含道应物,澄怀味像”和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。

    关键词:绘画立意

      有人问,面对自然,怎样改造呢?朱老师说,改造对象本于立意。心中什么想法也没有,只能抄对象了。如果心中有目标,有想法,才有下手的根据。以我的想法,有三点:一是加以情感化。比如我要画一棵青松,以歌頌英雄的壮烈伟岸,就不应把树画得弯弯扭扭,而是夸大它的雄伟一面。且读元人写的曲:《天净沙》一一枯滕老树昏鸦,古道西风瘦马,小桥流水人家,夕阳西下,断肠人,在天涯。”所有形象,全都打上情感的烙印。诗画合一,在创作理念上是一样的。二是审美化。令形象符合心中美的标准。比如眼前这棵树四面出枝,很平均,不好看,我可以略去一边夸张另一边,使其姿势更美。画其它物也一样,按自己的审美标准处理。三是形式化。艺术是讲究形式美的,形式美的核心是节律一一节奏与韵律。节奏是对比,韵律是和谐统一。一幅写生作品,在布局上要符合形式美的要求,如同上文所说,找到一个场景未必符合美的理想,就应该在不失眼前场景特点的原则下,可以搬动形象,按美的原则,组成心中理想的画面。前人说,这叫“移山倒海”,叫“集萃”,集中精萃。这涉及到章法布局的知识,没有搞过创作的人,就有困难了。因此我一再强调认知比认真重要,认知在前,方向明确,认真才有用。

      有人笑着说,老师说的不无道理,但看看现在参加全国美展的,都是画得十分认真精细的作品,不认真细腻,入不了选。这符合评委的口味。朱老师也笑了,承认这是现实。但画得粗或细不是问题,问题是要表达什么?对着照片画,把自己的思想感情,文化修养,都藏到口袋里,画出来的画没有趣,没感觉,身上的衣褶花纹一丝不少地画了出来,可谓历历具足,完全是喧宾夺主。画画是用画来代替“话”,都不知要说什么,说多说少,或画粗画细又有何干?另一个问题是工筆里的理念“洋化”大多,不是指手法,是指创作理念,不是画“心”是画“物”,这与受的教育有关。现在艺术界占据要位的人,年龄往往在五十多岁,正是八十年代培养出来的一代。当年特别推崇西方文化,搞中西合璧,不仅风潮如此,且有外国人以他们的口味来买中国画,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画的“西洋化”。这批从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,许多人当了教师,因为文革十多年,教师队伍断档。这些人又根据自已所学,培养了下一批“中西混合型”画者。那一时期,西画改造中国画成了流行状态,占了主流。所以我曾写文调侃说:“在和尚庙里培养高僧,念的却是圣经”出来之后、不会说“阿弥陀佛”,只会说“阿门”!这种现象一直延伸到新世纪才有所醒悟,觉得应该搞民族的东西。近几年,院校的教材变了,大多数是临古画,出来的学生都临得不错,  就像当年做外加工一样。但创作不行,会摹仿,不会原创,会背书,不会写文章。说明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。当然,情况一直在变,朝着好的方向変,如果大家都仿古,传统文化一定会受到重视,数量保障质量,画的人多了,水平也刷刷齐,自然会有人不满足,会去突破,从“向后看”转而“向前看”,这需要时日。潮流是大众的选择,只有到物极必反时才会改变。今天选作品入美展的情形,也不是一成不变的,我们应该有信心。

      这三十年来,物欲上升,精神下降是不争的事实。所以艺术界也分化得很历害。朱老师把当前艺术界分为三类型号。一类是画家型。追求理想。比拼的是“认知”,是文化修养。当然也讲究技术。二类是画匠型。追求绩效。比拼的是“认真”,讲技术,少了点文化。三类是小混混型。追求名利地位,比拼的是忽悠。别看小混混却能大忽悠。上至官场,下到富豪,无孔不入。当然,骗子与儍子那是“绝配”!没有文化的美盲,往往是行骗者的最佳选择。至于混个把主席、院长之类的,也稀疏平常。这类人不少,能量也大。搞美术的人要认清,自己站在哪一队?往历史的高度看,能沉淀下来的,是各个时代的精华,汇成一条线叫文脉。所以高雅艺术是我们追求的目标。我们是去引导群众认识艺术,还是跟在美盲后面追逐名利,这是雅俗的区别。

    关键词:何谓精品

            有人问:精华的作品有标准吗?有!朱老师说,第一要有继承性。民族特色在国内族群中是“共性”,你会笔墨他也会。但在国际环境里,它就是“个性”。我会,你不会!第二要有时代性。李白、杜甫写的是唐诗,所以是唐人的代表。如果李杜的诗与汉朝人一样,人家会以为是汉代人的作品,也不可能存留下来。今人的作品,如不能反映今天社会人文精神面貌,还在嗑头作揖、三寸金莲,那也不可能存活下来。第三要有个性。什么是个性?是每个画家对艺术的不同铨释。因此必然打上个人的烙印。个人的思想情绪,修养水平,智慧判断等等、等等。这些都会留在画上。人即画,画即人。认知水平高,超过时代平均水平的,领先的,就有可能代表这个时代。认知差或低俗,一定会被唾弃。没见出哪家家谱上,大肆宣扬他祖上是强盗、小偷,奸臣流氓,总是挑选光彩的部份大书特书。国家的文脉也是国家民族的颜面,如何能容得下悪俗低级的东西入选?这是最明确不过的。

            有人很关心中国画在国外的影响有多大?朱老师回答说,讲实话,影响很小,甚至可以说没什么影响。更别说什么轰动效应了。只有中国古代文物的展出,才会有轰动效应。究其原因,一个国家的文化溢出与国家的实力相关,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实力不济,文化交流就受到限制。过去中国人受到西方的枪炮和教会的影响,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西方文化。所以中国人对西方的了解比西方人对中国的要多。国家不强大,人家不关注。很明显,我们对欧美艺术很了解,但谁知道柬埔寨、利比亚有些什么画家?不关注!同样我在国外问人家,连中国齐白石也不知道,至多知道有个孔子。所以国画只是在华人圈里还有点影响,而在东南亚、日本之所以还能认可,还是拜汉唐老祖宗所賜。还有一个原因是各民族艺术,都有各自的文化底蕴作基石。为何油画能传播?因为是“写实”,是“再现艺术”。与自然形象没有间隔,行内外的人都能看懂,都接受。而中国画属“表现艺术”,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总结后再加表现,有深层的文化内涵。前者多半只是具审美功能,而后者则意味深长,需要有相应的审美环境与族群作支撑。中国画的基础是中国哲学,不是不分国界的科学,对中国文化不了解或了解不多,自然就难以理解了,这也是中国画不易走出国门的重要原因。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,过去受限而难以在国际上彰显的中国画,目前也有很大改观,文化交流增多,人员交流频繁,这无疑会提升我们国家软实力的形象。所以,我们虽然只是一个画者,但眼光一定要放远、放大,不能光局限在一个小小目标上,那一定是走不远的。心中气局大,画面才会有魄力,心中不自信,画也不会打动人。

      新的历史时期到来,又是个转折点,要把握住时机,让我们一齐为国家文化事业的兴旺出一份力!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   

    • Copyright©2017 www.cnhuak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:中国画刊网
    • 北京市海定区紫金数码园1号2号楼2层209  电话:18601002511
    • 皖ICP备11001565号-3
  • 中国画刊手机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