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资讯
  • 名家
  • 鉴赏
  • 拍品
  • 壁画
  • 藏玩
您的位置:中国画刊 > 资讯 > 艺术资讯 > 著名篆刻家贺印生和他的《门牙说》
  • 著名篆刻家贺印生和他的《门牙说》

  • 2019-10-24  作者:李媛媛  来自:中国画刊网 点击:13947 次


  • 艺术简历贺印生先生,1966年毕业于合肥师范学院外语系,原为合肥铁路中学高级英语教师,现为安徽省书协、安徽省江淮诗书画研究院、松风竹雨研究会会员,安徽省老年大学国画研究会会长。



    门牙说 

    贺印生


    一颗门牙掉了下来,我拿在手中看了又看。它的牙根牙齿两层,完好无损。牙正面有两道浅的凹线,齿面光洁生亮,背面有凹槽。牙根有点尖,但不十分扎人。

    它本在牙床之上,整整为我服务近七十五年。现在退役,呈在眼前,心里没有痛惜,唯有怜悯。它很坚硬,曾在口中,是何等有用,无论软的硬的,它都咬个没完,啮个没完。现在好了,可以安然悠悠永恒地休息了,似乎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。然而我舍不得抛弃它。它其中有我父母的信息,亦有我历代祖先的信息存在其中。即使我将来走了,被烧成了骨灰,它都仍然如故,存在于当下。它有机会离开炉中的一炼,因此不必埋于地底下或撒入江河大山怀抱。它可以暂时藏身在我制作的陶印之中,给后人留个痕迹和念想。

    它可以有幸地见到我走后见不到的一代又一代的下人,它可以代我向他们一一问个好,道个安,传递我作为祖先的一点点淡淡的、幽幽的、深深地念想。

    古人云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”此牙虽未见过古人,但来者却可以见着。一代代来者亦可见到它,这是何等苍凉亘古的念想,这是何等之有幸。

    牙有什么说的吗?没有,它默然。我有什么说的吗?都是些一厢情愿的胡思乱想。但有一点是真的,我是古人之子孙,可我现在又将变为你们的祖先。即使你们现在还未出生,但有生之年也会像我一样终会变成后代的祖先,这即是真理。古罗马伟大的哲学家国王马可·奥勒留说过:“宇宙是流变,人生是意见。”宇宙把我们从无到有,又从有把我们变无,我的意见也将表达尽。故我可以从容地分解返回宇宙的源头,这就是古人所说的“天人合一”。

    门牙呀,门牙,曾经拥有这颗门牙的可笑的小老头絮絮叨叨、喋喋不休说个没完没了。其实,没完没了就快接近了结,不是吗?

    那牙与印也可能有不在的那个时刻,但那又有何可惜?它们可以与宇宙合一分解消融在其中,到永恒。

    此门牙一说,乐哉!哀哉!幸哉!旷哉!


    2017年三月十三日傍晚急就 



    印章边款文字:

    吾一门牙为吾用了七十五年。忽一日晨醒,舌一舐掉了下来,离开了牙床。其牙根牙体依然如故,却与我无用。丢之可惜,藏之印中,尚可留个玩物。后人思之前人不在,仍有一小物件凭吊感念。凡有用终将无用。痛之惜之无补。真心地过好自己当下的生活,快快乐乐,足矣。(2017年三月二日 ) 



    制作陶印过程:

    此印乃陶土制作,印文为“藏牙印记”,印一面开方口,将印掏空,再制一方与开口大小相同的小印,刻上姓氏“贺”字,将牙放入印中,用小印插入方口,将门关上。印上釉前用小楷在此印五面写上“藏牙印记”,上釉后再烧制,整个制作过程欣欣然。现在是个玩物,将来是个古董,不亦乐乎。

    贺印生先生学习治印40余载,篆刻作品在安徽日报、中国书画报等各类国家级杂志上发表大量作品,家中各种荣誉证书争奇斗艳,让人目不暇接。

    “印宗秦汉”,汉印的美学思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印人,也孕育了贺印生先生的篆刻艺术。

    贺印生先生教学闲暇之余潜心于艺道,琴、棋、诗、书、画、印皆有涉猎。先后在安徽省、市老年大学求学不倦,几经转师勤学,遂初知书画之理趣,笔墨之韵味,意象之深邃,孜孜以求,墨默以悟。活到老,学到老,不问收获,唯得耕耘之快乐。

    退休后,贺印生先生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,尤其是近年来,他每周三为小区居民和孩子们义务教授《道德经》,坚守社区道德讲堂传递正能量。

    说起篆刻不得不说他的美术启蒙老师程中文。印象中,心灵手巧的程老师剪纸、手工、绘画样样精通,特别是在瓦片上刻字,引发了贺印生先生浓厚的学习兴趣。也就是那时起,篆刻的种子在他的心中发芽、成长。他索性将自己的名字贺应生改为了贺印生,取其为印而生的意思。

    贺印生先生为人篆刻都会在其印章上提留藏头诗一首,这使得每方篆刻作品都增加了更多的内涵,大家说:“贺老的印章不仅刻得好,这藏头诗写的更好”,每个得到他篆刻作品的人都把印章视为珍宝,细心收藏。


    • Copyright©2017 www.cnhuak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:中国画刊网
    • 北京市海定区紫金数码园1号2号楼2层209  电话:18601002511
    • 皖ICP备11001565号-3
  • 中国画刊手机版